廣發証券副總經理、廣發控股(香港)董事長李謙在6月13日舉辦的2025財新夏季峰會上發表講話。圖:財新
【財新網】廣發証券副總經理、廣發控股(香港)董事長李謙在6月13日舉辦的2025財新夏季峰會上稱,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推動企業出海,帶來了海外融資和海外產業布局的多樣化需求,而國際化也是所有券商都繞不開的戰略。
李謙指出,2014年“滬港通”和2016年“深港通”開通以來,香港和中國內地的連通成果斐然。最近十年間,滬深港通總成交額約177萬億元,日均交易量佔A股外資交易80%左右。
債券通“北向通”與“南向通”分別於2017年3月和2021年9月上線。據人民銀行數據,截至2024年7月末,境外機構持有中國債券的規模接近4.5萬億元。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在2021年9月落地,之後快速擴容。
此外,內地和香港間基礎設施建設、支付體系一體化等成果顯著。諸多互聯互通制度為大灣區居民提供了更多資產配置選項。
李謙認為,未來互聯互通還有四大機遇。它們分別是:內地與香港制度紅利持續釋放,兩地基礎設施對接和建設持續強化,實體經濟出海和居民財富管理需求急劇攀升,以及數字化轉型升級助力核心驅動力提升。
李謙稱,香港市場是中資企業首選出海目的地,最近體現為“A+H”踴躍上市和中概股回歸。“年初至今,已經有28家A股公司向香港交易所遞交上市申請,規模超過了前三年的總和。”李謙說。
除了把握中資企業出海融資機遇,跨境理財通也是廣發証券國際化戰略的重要內容。“跨境理財通2.0”在2024年12月4日正式宣告開通券商渠道,當日凌晨,廣發証券成功落地首單跨境理財通業務,搶下券商渠道首單。(詳見財新網報道《跨境理財通正式擴至券商渠道 券商凌晨搶首單》)
李謙提示,互聯互通雖然前景廣闊,但也面臨著不少挑戰。例如國際競爭與地緣博弈,一些國家逆全球化思路盛行;監管協同和風險防控不足,跨境資本流動的波動性需要在宏觀審慎和微觀靈活的操作中進一步控制。
李謙認為,市場的深度和廣度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以証券公司為代表的中介機構的核心競爭力亦需要進一步加強。
財新傳媒2025-06-19 11:52